聯系我們
地 址: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經濟開發區淮海路西段
網 址:www.weijiachsh.com
電 話:86-539-7312105
傳 真:86-539-7312281
營銷中心市場部
電話:86-539-7312106
銷售熱線:400 090 7600 / 400 096 7800 / 400 088 7559
服務QQ號:249081965
Copyright ? 山東三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魯公網安備 37132702371517號
服務中心
小麥葉枯病
病害名稱: 小麥葉枯病 別名: 無 分類: 真菌病害
病狀:
小麥葉枯病多在小麥抽穗期開始發生,主要危害葉片和葉鞘,初發病葉片上生長出卵圓形淡黃色至淡綠色小斑,以后迅速擴大,形成不規則形黃白色至黃褐色大斑塊,一般先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枯死逐漸向上發展。在晚秋及早春,病菌侵入寄主根冠,則下部葉片枯死,致使植株衰弱,甚至死亡。莖稈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顯,比葉部病斑小的多。分生孢子器也稀少。多數葉枯病菌在整個生育期均可危害,但以抽穗后灌漿期發生較重,是主要危害時期。
發病條件:
小麥葉枯病的發病程度與氣象因素、栽培條件、菌源數量、品種抗病性等因素有關。
1、氣象因素: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葉枯病的發生。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對病害發展影響很大。小麥開花期到乳熟期潮濕(相對濕度>80%),且有較高的溫度(18-25℃)有利于各種葉枯病的發展和流行。
2、栽培條件:氮肥施用過多,群體過大,田間郁閉,發病重。麥田澆水過多,生長后期大水漫灌,地勢低洼排水不良,有利于病害發生。
3、菌源數量:種子感病程度重,帶菌率高,播種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數也高。
侵染循環:
在冬麥區,病菌在小麥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夏,秋季開始侵入幼苗,以菌主主體在病株亡越冬。來年春季,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傳播危害;在春麥區,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菌絲體在小麥殘體上越冬,來年春季小麥播種后產生分生孢子傳播危害。
防治方法:
1、選用無病種子,適期適量播種;施足底肥,氮磷鉀配合使用,以控制田間群體密度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;禁忌大水漫灌。
2、種子處理:用種子重量0.2%-0.3%的50%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或33%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.2%拌種。
3、小麥揚花期至灌漿期是防治葉枯病的關鍵時期:
畝用12.5%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5-30克或20%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施;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或50%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。視田間病情防治1-2次。
上一篇:
小麥低溫冷害影響及預防措施
玉米施肥方案
下一篇: